5万炒股怎么加杠杆 飞起来了 揭秘成都机器人产业园7年“迭代路”

本次招标以保障招标人顺利发行本次公司债券为目的,以达到交易所有关债券发行审批机构要求的标准为基准,设定融资方案,组建项目专业工作团队,统筹协调所有中介机构的名项工作,制作申报材料,进行市场询价,并提供公司债券申报发行及承销服务并负责发行公司债券过程的全部工作。 5万炒股怎么加杠杆 12月5日,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发布超4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机会清单;11月15日,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开赛;3月6日,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落户启用……成都机器人产业园飞起来了! 走进成华龙潭,这里高楼林立,与记忆...


5万炒股怎么加杠杆 飞起来了 揭秘成都机器人产业园7年“迭代路”

本次招标以保障招标人顺利发行本次公司债券为目的,以达到交易所有关债券发行审批机构要求的标准为基准,设定融资方案,组建项目专业工作团队,统筹协调所有中介机构的名项工作,制作申报材料,进行市场询价,并提供公司债券申报发行及承销服务并负责发行公司债券过程的全部工作。

5万炒股怎么加杠杆

12月5日,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发布超4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机会清单;11月15日,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开赛;3月6日,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落户启用……成都机器人产业园飞起来了!

    

走进成华龙潭,这里高楼林立,与记忆中的老工业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集中发展区,到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产业并肩壮大;从粗放式堆叠发展,到如今本土上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企业高质量集约迈进,成都机器人产业园从全市产业大会起,经历了7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据产业园区东广人工智能谷运营方总经理尧玲介绍,今年的招商效率相比2023年提升较大,达到了去年的两倍左右。在国家战略新规划区域中,成都成华因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的选择。

战略腹地 新发展理念助力迭代转型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自古以来,四川就以其“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而谓为天府。成都机器人产业园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于2003年成立,为顺利推进成都市“东调”战略,成华区启动“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着力发展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能耗的都市工业。

2007年,按照统筹城乡、大力实施“三个集中”和打造产业高地的要求,园区先行先试,推动“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向“总部基地”转型,并经成都市政府批准设立了“总部经济试验区”,引进了国机集团(二重)、国莎实业、宝石机械、西勘院等为代表的总部企业。但总体来说产业园区空间利用率不高,产业整体能级和聚集度低,缺少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交通也十分不便,本质依然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式堆叠发展。

而后的几年,成都市以“人城产融合发展”逻辑,在主导产业确定、集聚集约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2017年,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及成都新经济发展大会相继召开,明确提出将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也为园区迭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七年磨砺 龙潭智造百舸争流

    

贯彻新发展理念,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坚持科学谋划,一步步实现转型,2023年人工智能、数字通信产业规模已超百亿,逐渐成为成都都市工业发展重要的支撑力量。

2017—2019年:“二次创业”培育特色产业

按照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全市产业发展大会、新经济产业发展大会部署精神,园区被确立为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智能经济、以数字通信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以检验检测为特色的共享经济三大新经济产业的市级新经济产业功能区。随后三年是园区的聚势之年,为破解“大城市病”,实现高质量发展,园区依托自身空间资源和配套承载能力“二次创业”,大力实施“新经济培育工程”,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腾笼换鸟”工作,为产业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2017年,园区全力支持川庆钻探、成焊宝玛等优势龙头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大力完善产业配套,形成《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开工建设22.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当年园区就已拥有“四上企业”58家、国内500强以上企业40家、国家研发机构及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8家、市级技术中心5家,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1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6个。

2018年,园区围绕通信网络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深入研究后,瞄准产业上下游关键环节,挂牌成立了西南首个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落户专业机构28家,引进14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东广人工智能谷等4宗214亩产业用地成功上市;根据“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入推进与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校,航天科工等央企、省企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促进深度融合,建设发展共同体。

2019年,园区明确确立国际知名、国内“新经济·生态城”的发展目标,顺应全球工业4.0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广阔发展前景,确立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招商名录表,梯度培育新经济种子企业40家,准独角兽企业1家。同时有效盘活呈祥、启源等7个项目70万平方米载体,完成10.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并深入布局东广人工智能谷等20余万平方米高端产业载体,成都市首个“产业园区人力资源服务站”挂牌运营。

至此,园区已明确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大幅优化,人才、配套服务逐渐完善,产业链、产业生态初具雏形,转型基本条件已具备。

2020—2022年:“三园”构建引领智造工业提速

为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园区发展极核,园区提出“三个转变”方针,科学规划“三园”等核心区域,不断培优存量企业、引进优质企业,大力倡导工业上楼,建立产业生态成熟、市场主体有活力、营商环境更优越的产业园区。

2020年,园区落户重量级通信及电子产品为主导的生产基地华灏鲲鹏西部产业基地项目,签约建设现代都市工业载体联东U谷成都科创园项目,成都卡诺普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及智能机器人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机器人产业龙头带动效应显现;新增“四上企业”13家,获评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技术平台3个、市级技术平台2个;同时进一步提升商业、教育、公服配套,优化园区内公园景观打造,盘活100万平方米烂尾楼,实现12个区级经济职能部门迁入园区集中办公,基本实现“办事不出产业园区”。

2021年,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更名为成都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正式以东广人工智能谷、金地威新成华创新基地、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为未来核心区域,加快形成主导产业支撑能力强大、生态要素完备、资源流动顺畅的“新经济·生态城”。当年实现50亿级金地威新成都人工智能创新基地项目签约、注册、供地及开工,东广人工智能谷一期、卡诺普、联东U谷一期等5个项目开工,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7个,遴选出100家重点优势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获新华网第七届绿色发展论坛“2021优质投资环境园区”“2021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园区”称号。

2022年,园区坚定不移实施“产业立园”战略,精准锁定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全年签约盛路通信、埃斯顿工业机器人等重大产业化项目13个,形成《成都市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引进成都创新达微波电子、矽瞻科技等强链补链项目18个,成立“国家电焊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并挂牌“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与评定中心(成都)”;聚集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企业62家,入驻埃斯顿成都公司、成都卡诺普公司等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9家,聚集成都阿普奇科技、四川成焊宝玛、成都微精电机等工业机器人上下游企业53家;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龙潭产业园区首家、成华区第三家上市企业。

2023年:建圈强链开启新型工业化新篇章

2023年,园区已完成产业结构、园区配套大升级,东广人工智能谷、金地威新、联东U谷陆续建成投用。“三园”的错位发展,不仅加速引进了行业知名企业创新奇智联合打造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还落地安川I立方创新中心、发那科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ABB机器人技术服务及工业软件认证中心等6个企业级创新中心,并入驻日立科学仪器、中测标物等重量级企业,“工业上楼”集群效应显著。

聚力聚焦 机器人产业蓄势腾飞

2024年,成都市召开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园区更名为“成都机器人产业园”,以“一年显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创一流”为目标,大力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和“八大攻坚”行动,千亿级都市工业集群插上了翅膀,显示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画面。

——东广人工智能谷:优质载体助力龙潭“智造”

    

东广人工智能谷作为龙潭产业园区的核心项目,在促进产业升级、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推动产业链整合方面展现出了显著成效。园区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配套设施、灵活多样的厂房类型以及稳定的国企背景支持,成为区域内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首选之地。

园区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提供大面积的大平层厂房独栋厂房以适应不同生产研发需求,并贴心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配套服务,内设有人才公寓、商超、药店,食堂等配套设施,时刻紧扣企业需求脉搏,满足企业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园区同时也重视软环境的营造,通过高效的运营管理促进园内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与订单互动,形成“一栋楼即一条产业链”的高效生态。这种上下游紧密联动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园区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与市场响应速度。

目前,东广人工智能谷已成功吸引了包括蓉微微波,氢启能源、兴储世纪、三是科技,深圳金奥博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在数字通信、芯片研发、民用爆破、新能源技术等多个高精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展现了园区对企业的高吸引力,也展现出园区在相关产业链整合上的深入发展。

园区内的国际合作也是一大亮点。如科学指南针与德国蔡司的联合实验室已挂牌,这标志着东广人工智能谷在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兴储世纪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在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还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并针对特定市场需求给予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如为高海拔地区的游牧民族提供集中式光伏应用等,这些举措展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战略的完美结合。

东广人工智能谷通过精准定位、高效运营和政策支持,打造了一个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交流合作于一体的高端产业平台,为推动成都乃至四川省的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金地威新·成华创新基地:专业运营满足轻型高端生产

    

金地威新成华创新基地项目占地约111亩,总建筑面积约29万㎡,无缝接驳轨交17号线二期(高洪站)、坐拥三公园生态环境、是集生产、研发、人才公寓、商业于一体的 “轨交上的产业公园社区”。园区现代简约,环境优美,分区清晰,动线简洁,充满“国际范儿”。

金地威新产业成都公司总经理李漆说,四川作为中国的战备大后方,区位优势独特。园区将依托金地集团(600383.SH)和金地商置集团(535.HK)双上市公司平台资源及金地威新产业的专业化招商运营,招引更多优质企业,赋能区域产业发展,力争做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生态圈的新质产业格局,李漆说,金地威新成华创新基地产业园区采用物业全自持模式,“足见我们的信心和雄心”。

据介绍,项目一期入驻面积已超50%,其中上市公司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近70%;目前有华芯天薇、矽瞻科技、华恒自动化、福德机器人在精密加工,SMT生产等领域稳定发展,金地威新产业成熟的运营团队及其优质资源将为入园企业保驾护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内部平台支持全周期服务

    

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项目占地13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展示中心规划面积1.2万平方米,是联东集团在西南打造的“沉浸式会客厅”。项目已招引日立科学仪器、火炬电子、麦格米特、大展纳米材料、金域医学等知名企业54家,打造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生产企业总部、产品展示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产业空间。

世界500强HITACHI旗下日立科学仪器自入驻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去年8个月年销售额达到了12亿,法人代表李文雄说,成都的工业基础条件较好,日立仪器拥有各类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表面科学仪器和前处理设备,以及各类色谱、光谱、电化学等分析仪器领域,对科研、医疗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会持续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兴储世纪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民企代表,联合中航储能在离网光伏系统以及Na离子电池等领域持续深耕,相继在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建立了分公司。“我们建立了成都研究院,准备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国家游牧民集中式光伏应用方面发力。”兴储世界第二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杨钦麟说:“中国还有30万人口属于电源薄弱区域。四川甘阿凉三州及国内高原地区等扶贫区域对离网储能的需求较大,这是我们的市场和伟大事业。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让偏远地区的百姓、企业都能用上电,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

战略腹地 西部龙潭活力四射

    

纵观7年巨变,成都机器人产业园依托新发展理念,在产业转型上干出了“成华速度”,在都市工业上展示了“成华经验”,走出了“立园满园”的“成华模式”,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典型案例。园区以良好的产业生态、成熟配套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工业自动化、战略腹地建设大背景下,展现出卓尔不凡的活力。

下一步,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将锚定打造“中国西部机器人产业新高地”“新一代数字通信产业集聚地”目标,加大在技术创新、产业引育、载体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构建“产业特色鲜明、四链深度融合、竞争能力突出、运行机制高效”的现代化园区,为成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成华龙潭力量。(伍瑶 善章 管委会供图)



推荐资讯